热线电话
0431-89643766
基本原理和特性82
发表时间:2017-04-13 13:56 2.1、基本原理 其基本工艺为“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又称SHS(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化学反应为: 2Al + Fe2O3 = Al2O3 + 2Fe + 836kJ/mol 反应生成物为稳定型α-Al2O3(即刚玉)和Fe,同时放出大量热量。熔融生成物在离心力作用下,按比重大小迅速分离。Fe的比重(7.85g/cm3)为Al2O3比重(3.95g/cm3)两倍,较重的Fe被离心力甩到钢管内壁,较轻的Al2O3则分布在铁层的内层(见下图)。 由于钢管迅速吸热并散热,Al2O3和Fe很快达到凝固点,分层凝固。最后形成的陶瓷内衬复合钢管从内到外分别为刚玉陶瓷层、含铁逐渐增加的过渡层以及外部的钢管层。 高温熔融的铁液与钢管内壁接触,使钢管内壁处于熔融状态,与铁层形成冶金结合;刚玉陶瓷层通过过渡层与钢管形成牢固的机械结合。 2.2、金属陶瓷内衬管线管特性(以油管为例测试) 2.2.1、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 金属陶瓷内衬管线管的内衬陶瓷是α-Al2O3,具有极高的化学稳定性,耐各种酸碱腐蚀,试验证明陶瓷内衬的防腐性能是不锈钢的几倍。防腐性能表现为: ①、陶瓷内衬钢管的耐蚀性优于不锈钢,具体数据见下表:陶瓷内衬钢管与不锈钢耐蚀性对比(g/m2•h)
②、陶瓷内衬油管与普通油管腐蚀对比试验。 把普通油管和陶瓷内衬油管段组合在一起,用10%H2SO4溶液,以2.7L/min的流速,进行模拟流动腐蚀实验150小时(组装如右图)。H2SO4溶液只充半管,这样可以在同一管段内比较腐蚀与未腐蚀的情况。称重结果可知,普通油管失重40g,是原始质量的5.8%,腐蚀速率为43.6mm/a;而陶瓷内衬油管未失重:
下面是腐蚀后的照片。左图为陶瓷内衬油管,未见表面损坏;右图是普通油管,可见明显的纤维状腐蚀痕迹: 2.2.2、具有极佳的耐磨性能 陶瓷内衬的硬度可达HV 1300,是普通油管硬度的五倍以上,耐磨是陶瓷内衬复合油管的最重要特性。以20#无缝钢管与陶瓷内衬磨损对比为例,数据如下表:陶瓷内衬钢管与无缝钢管磨损对比
由上表可见,陶瓷内衬钢管的耐磨性比20#钢高出27倍 2.2.3、具有良好的防结蜡结垢性能 右图是从井下取出的陶瓷内衬复合油管接头部位的照片。图中明显看出接箍中间裸露部位垢层很厚,而油管的陶瓷内壁一点垢都没有。 油管结垢、结蜡的原因很多,一方面跟井液的内容物、温度、压力、流速等多种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跟油管的材质有关,其中陶瓷层的4个主要特性使陶瓷内衬复合油管能够防垢、防蜡: ①、陶瓷层对井液的湿润角较大,不易产生吸附作用; ②、陶瓷层的热导率只有钢的一半,导热效果不佳,不会造成管内流体的过大温度梯度,使管壁附近的垢离子或蜡液过饱和而析出; ③、陶瓷层是绝缘体,α-Al2O3原子又是无极性的,不会产生对垢离子的电荷吸附,也不会使蜡液极化而吸附; ④、陶瓷层的耐蚀性非常好,不会因腐蚀而结垢、结蜡。 上述原因使蜡和垢无法在陶瓷表面生根和集结。 2.2.4、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 ①、陶瓷内衬复合油管基体的组织和机械性能不变 陶瓷内衬复合油管与普通油管的管体金相相同
由此可见,陶瓷内衬油管的管体,仍然符合API的标准(689 MPa)。 ②、陶瓷层的抗拉强度:φ73*5.5陶瓷内衬复合油管,管内陶瓷层的拉伸载荷如下表:
③、陶瓷油管的抗冲击性 一般直觉认为陶瓷很脆,不耐冲击。实际上,由于油管的热胀系数稍高于陶瓷的热胀系数,所以在铝热反应的后期,陶瓷内衬的熔点高,首先凝固,此时外层油管逐渐降温收缩,紧抱着内衬陶瓷层,陶瓷层受到径向和轴向很大的压应力,这种应力状态使陶瓷层具有相当的耐机械冲击能力,在冲击功为25J时,机械冲击钢管至少15次,陶瓷不产生裂纹。 ④、陶瓷油管的压溃强度 我们分别用小田原修的公式和GB6804-1986 烧结金属衬套径向压溃强度测定法测定了陶瓷内衬油管的压溃强度>430MPa ⑤、剪切强度 测试陶瓷层与钢管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行了压剪强度试验,剪切强度>25MPa。大幅度的温度骤变,不会对陶瓷层产生任何影响。 2.2.5、具有极好的耐高低温性能 陶瓷内衬复合油管可在-50℃~900℃的温度下正常工作。极好的耐高低温性能使金属陶瓷内衬管线管可以直接焊接,而不损坏内表面陶瓷层,这是其它防腐材料做不到的。这一特性是陶瓷本身的分子结构所决定的。 2.2.6、具有很高的绝缘性 电阻率达到1014Ω.cm,不会发生电化腐蚀。
文章分类:
金属陶瓷内衬管线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