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0I4Or8BBAEGAAgqqWfvgUoyM3FmgYwLDgs

热线电话

0431-89643766

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咨询研究项目《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再制造发展战略研究》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133
发表时间:2015-08-26 08:47

2015819日,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办、大多石油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承办的《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再制造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会议在银川市圆满落下帷幕。

会议历时三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徐滨士、李鹤林、袁晴棠、胡文瑞,环保部副研究员陈瑛、中国工程院三局副局长高战军、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采油工艺处处长张守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装备所副所长李益良,大庆、胜利、长庆、新疆、吉林等各大油田的中石油、中石化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大多石油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利,以及其他相关企业和行业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就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再制造发展战略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且卓有成效的探讨。中国石油报、新华网等多家国内知名媒体对此次会议进行了跟踪报道。

818日上午,会议在银川凯宾斯基酒店会议室举行,徐滨士院士首先向与会嘉宾致欢迎词。他指出,作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咨询研究项目,本次会议的议题非常有意义,不仅仅是对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再制造发展有针对性地探讨,更是汲取各部门相关领导、各相关领域专家、企业家的智慧与建议的有效契机。能源建设是国家长期规划的重要项目,而油管再制造项目正是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最好示例。徐滨士院士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与转型升级,能源行业更加应该坚持政府引导,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能源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坚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依托工程推进重大能源技术和装备自主化的目标,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推动能源装备走出去,我国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和装备国产化水平才能得到更加显著地提升,才能有力地支撑能源产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一:徐滨士院士致欢迎词

随后,原铁道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发表了演讲。他指出,早在20091月,国家就已经将再制造这一新兴产业写入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这意味着再制造被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而且,再制造同时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09年由工程管理学部提交的《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报告》更是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和高度赞扬。孙永福院士同时也表示,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再制造的整体水平今年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也意味着管道再制造作为再制造领域重要的一部分,为我国石油行业的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应用基础和理论支撑。

图二:孙永福院士发表演讲

紧接着,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围绕着《面向生态文明的再制造》这一题目发表演说:2005年,国务院颁发的2122号文件中均指出:国家将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并把绿色再制造技术列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的关键、共性项目之一。他表示:2010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导全国加快再制造的产业发展,并将再制造产业作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培育。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和在座嘉宾详细探讨了《中国石油油井管杆再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并发表观点:近10年来,中国油气供给与管道建设呈现跨越式发展,油气消费总量6.683亿吨当量,管道总里程超过12万公里,跨入中国五大运输体系行列,并雄居第四位,成为继高铁、特高压输电等之后,中国又一个世界创举。

图三:袁晴棠院士会上听取发言

中国油气管道技术位列世界先进水平,并积极贯彻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在管道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领域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成果,为推进我国管道事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图四:胡文瑞院士会上发表观点

在上午的会议中,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装备所副所长李益良以及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朱胜也分别发表了演讲。李益良说: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废旧油管约70万吨、废旧抽油杆上千万米,再制造技术在我国石油管材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近年来,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原理对废旧油管进行再制造,已经在胜利、长庆、吉林等油田开始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图五:李益良副所长分析高温自蔓延技术在油田的应用情况

朱胜主任则以大量数据论证了再制造产业在我国客观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建议:再制造产品可实现政府、企业、用户的三赢状态,即政府达到了低碳节约、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的目标;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认可;同时更让用户用一半的费用却享用了更好的产品。

经过午餐和休息之后,下午会议如期进行。首先由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魏世承引用20113月国家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发表了观点: 即未来五年内,应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开发应用再制造关键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图六:朱胜主任依托数据提出关于再制造的合理化建议

随后,大多石油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利就企业在近年来对再制造油管技术与在油田应用情况,进行了详尽而有见地的汇报演说。他为在座嘉宾算了一笔帐:对油田企业来说,注水井新油管和防腐费用120/米,废旧油管再制造成金属陶瓷复合油管约69/米,直接投入每米节约51元;对再制造企业来说,1万吨废旧油管企业产值为8000万元,除去1000多万元税金,如果将国内70万吨废油管的80%50万吨(约5500万米)全部实现再制造,油企节省投资28.05亿元,再制造企业也将获得丰厚的利润。

他指出: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传统方法只能应用于腐蚀或磨损不太严重的旧油管的修复,对于报废油管,没有办法实施。传统油管修复工艺过程仅仅就是单纯的旧油管分选过程,油管腐蚀、磨损造成的几何缺陷根本没有得到修复,而且在初选、探伤、试压、通径环节中都面临着产品报废,导致前面所有工序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另外一类旧油管修复方法是油管清洗后在管内壁加一层高分子衬管,最常用的是加聚乙烯衬管。这种衬管与基管往往存在结合力低、易脱落、耐温差等特点,而且高分子材料易老化,管子寿命短。该公司对废旧油管再制造利用自蔓延反应生成的液态金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填充在废旧油管腐蚀、磨损的缺陷处,与基管管壁形成冶金结合,恢复了废旧油管的几何尺寸从而实现再制造,与传统意义上的修复有着天壤之别。金属陶瓷复合油管技术把自蔓延陶瓷复合管的应用领域由耐磨上升到了防腐,实现了上一代自蔓延工作者一直渴望但没有实现的梦想。

图七:杨永利董事长就再制造金属陶瓷复合油管相关情况发表演说

废旧油管再制造技术已再制造吉林油田、长庆油田、胜利油田、延长油田油管超万吨,再制造的金属陶瓷复合油管各项性能指标均高于API标准,很好解决了油田注水井油管腐蚀结垢问题,寿命是普通油管的3倍以上。

18日下午的会议中,中石油长庆油田设备管理处处长郑生宏、中石油新疆油田设备管理处处长耿亚伟都分别进行了发言。郑生宏表示:目前,长庆油田三、五、六、七、九厂已经将33万米的废旧油管进行了金属陶瓷再制造,使用效果良好。耿亚伟介绍:新疆油田拥有注水井是4671口,实际投入使用的逾3000口,目前新疆油田回收的废旧油管已累计达12万吨,作为新疆提质增效的好项目,通过2014年分别考察了松原大多和宁夏大多的生产基地,并对长庆油田采油三厂的实地使用情况的探访,最后与大多石油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也将为新疆油田经济效益的提升、环境资源的再利用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图八:郑生宏处长介绍情况

短暂的茶歇之后,在徐滨士院士的主持下,在场嘉宾进行了一番对再制造行业以及油管再制造领域具有极强针对性和建设性意见的讨论。几位院士的观点高屋建瓴,从战略高度分析出了我国再制造行业以及油管再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并表示油管再制造利国利民,对节能减排、绿色循环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石油行业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油田各位领导则以油田自身的现状和油管使用情况表达了对油管再制造的浓厚兴趣以及应用成果。大多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利则对未来满怀信心,他表示,8月底新疆克拉玛依的工厂即将开工,而未来大多的战略布局也将更加深入而有序地展开,因此无论对于大多还是他自己,都将会坚持勇于突破的精神,坚持创新为企业发展之本原则,为企业达成双百的目标不懈奋斗,为油管再制造领域与石油行业的发展增光发热,为国家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图九:李鹤林院士在会议上发表宝贵意见

18日的会议在嘉宾们的讨论声中结束,嘉宾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参与本次会议的嘉宾们虽所站立场和角度不同,但都对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再制造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欣喜与赞扬,同时也对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再制造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而此次会议也意味着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再制造乃至整个再制造行业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图十:耿亚伟处长结合“一带一路”与再制造油管的情况发表建议

图十一:会议全体嘉宾合影

结束了18日一整天紧凑的会议之后,19日上午院士、专家、领导、媒体一行来到了大多石油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银川工厂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嘉宾们首先参观了大多石油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银川工厂的一车间,这个车间是废旧油管的预处理车间,废旧油管从油田运抵厂区料场之后首先在一车间进行探伤、除油、校直、喷砂等步骤,将油管内壁彻底清洗干净,为下一步进入二车间的衬瓷作业做好准备。

图十二:院士以及嘉宾进行实地参观

图十三:嘉宾在观察料场堆放的废旧油管

李鹤林院士表示:和去年召开鉴定会那个时候相比,今年来到银川工厂最大感受就是,工厂发展的很快,在厂容厂貌以及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进步。区域与工序规划明确,管理有序,很多细节做得更加到位。

进入车间后,在杨永利董事长的带领与讲解下,嘉宾们对油管再制造前期预处理的流程进行了解之后,缓缓步入二车间。这个车间是对预处理之后的油管进程衬瓷以及其他后续加工作业,在经过了装药、衬瓷、端口处理、研磨通径、静水压实验、喷漆、打包等一系列的工序之后,油管基本完成了再制造流程。嘉宾们在此有的驻足观看,有的听取讲解,现场气氛尤为活跃。

去年经历过宁夏大多金属陶瓷复合油管再制造鉴定会的徐滨士院士再一次来到银川工厂时表现地非常欣喜。他指出:大多的废旧油管再制造的工艺与技术完全符合再制造理论,从前期的拆解到后期的性能提升,完全做到了再制造的各项生产流程与工艺标准。

        图十四:孙永福院士(右一)与梁立移(左一)、许士真(左二)观察油管结箍保护工艺

 

图十五:杨永利董事长为袁晴棠院士讲解油管再制造流程

图十六:杨永利董事长为嘉宾讲解衬瓷工序油管内壁情况

图十七:徐滨士院士驻足观看油管再制造情况

图十八:孙永福院士(左)与魏世丞(右)进行交流

图十九:杨永利董事长为孙永福院士(左一)、张守良(右一)、刘合(右二)讲解端口处理工艺

图二十:嘉宾驻足观看再制造成品油管

      嘉宾在参观银川工厂整套油管再制造流程工艺之后,来到了油管展示区,嘉宾纷纷拿起成品油管的样品与展品仔细观察,与杨永利董事长进行详尽的交流沟通。

图二十一:徐滨士院士对再制造油管内壁进行仔细观察

图二十二:袁晴棠院士和孙永福院士对再制造油管兴趣颇浓

在经过了19日上午对大多石油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银川工厂整体的参观与交流之后,无论是院士还是各油田相关领导都对大多生产的再制造油管整套的工艺与流程提出高度肯定。嘉宾们在赞叹大多拥有这样顶尖技术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加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参观过后,杨永利董事长还与油田的相关领导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探讨交流。

       图二十三:杨永利董事长与油田相关领导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纵观本次会议,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是搭建了一座对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再制造发展事业整合观点、汲取意见的重要平台;

其次,院士与专家代表们强有力的呼吁和发声,对于油管再制造乃至整个再制造领域都是一次全新的进展,随着我国油管再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也意味着石油装备行业将面临一次全新尝试与重要变革;

最后,会议在呼应了正处在我国以经济转型升级、节能减排为前进目标历史时期的同时,还将作为油管再制造领域领头羊的大多石油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对油管再制造领域取得的进展与技术令所有与会嘉宾为之瞩目。

会议之所以选址银川,正因为银川作为西北最具活力的灵秀之地,占据着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辐射长庆、延长两大油田,大多石油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也将会以此次会议为基点,蓄势待发,以展翅鲲鹏的姿态和勇于挑战的精神迎接崭新的未来。肩负更多社会责任与油管再制造行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劈风斩浪,勇往直前!为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关于大多】

大多石油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油田配套设备制造与再制造,具有极高技术实力与创新竞争力的企业。目前大多在全国拥有松原、银川、新疆克拉玛依三大生产基地,年60000万吨金属陶瓷内衬复合油管以及10000台陶瓷抽油泵的生产能力。辐射范围包括东北、西北、新疆等国内大型油田。未来大多将把战略布局进一步扩展至华北、华南等地带,计划陆续建立天津、东营、濮阳三大基地,企业在坚持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专注技术与创新,必将引领一场石油装备再制造行业的突破与变革。

【关于金属陶瓷内衬复合油管】

油管和套管是油田生产的主要设备,随着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各种防腐、耐磨油管不断投入应用,但没有一项技术能同时解决防腐、耐磨、结垢、老化、冲击、耐高温、耐低温等油井恶劣环境的要求。

金属陶瓷内衬复合油管的诞生,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大多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把先进陶瓷氧化铝内衬在油管内壁,制备出世界上前所未有最长可达12米的金属陶瓷内衬复合油管。实在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基础上,深度研发、获得美国发明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它以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到石油开发领域。


文章分类: 新闻中心
分享到:
AD0I4Or8BBAEGAAgsaWfvgUolaqGjwcwIjgi

地址:松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镜湖北路1629号

AD0I4Or8BBAEGAAgsKWfvgUo6uSclQMwIjgi

联系电话:+86-438-2164333

ABUIABAEGAAg3bTGxwUo-5Go7AQwIjgi

邮箱:daduowtr@126.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登录
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